•  
    袁靖:行成于思🐦,业精于勤
    .
    ———参加“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4期)的感想
    发布时间:2019-05-07   动态浏览次数:1464


    2016年在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应用学院主持召开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1期)》的会议上😝,我谈了4个关键词。交流🚶、反思、学习、持续。首先是交流。大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从理论上思考什么是环境考古学🚴‍♂️,怎样做环境考古学🙍🏻‍♂️,到具体的实践成果➝。其次是反思。我们现在的不足是什么,有什么新的方法可以引入,今后要向什么方向努力,具体应该怎么做,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学习。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环境考古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可以保证更好地开展研究。其四是持续。这样的探讨十分有益😴,要继续开展下去😶‍🌫️。

    2017年在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应用学院主持召开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2期)》的会议上,我又谈了4个关键词🧑🏻‍⚕️。聚焦、方法、关联🍭、前景。首先是聚焦努力针对具体的遗址开展工作。需要探讨一个具体遗址在特定时间段里的地势地貌👟、河流走向、水位高低☕️、遗址周围是否有过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环境变化、被当时人利用的以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比例、当时的人类活动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等等,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认识当时的自然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其次是方法。与其他科技考古的领域不一样,那些领域因为出土背景明确◀️、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法明确🧑🏽‍🎨、研究对象明确、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基本可以肯定。而环境考古中对古代气候的探讨已经谈了不少了,现在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探明具体遗址的古地貌和古水文。具体资料只能从剖面或钻孔中去找,至于在哪里找剖面、在哪里打钻孔🏦🏊🏻‍♂️、只能遇到具体的遗址😙,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其三是关联。环境考古要探讨人地关系。要注意动植物考古研究的结果,人骨考古研究的结果🚫,以及人工遗迹、遗物研究的结果🚃,只有把这些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在人地关系的研究上有所突破,这是我们环境考古研究的最高层次。其四是前景。在对当时的古地貌和古水文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后续的人地关系研究就能跟进🕑,考古学的综合研究就能进一步深入,我们就能真正展示环境考古研究的学术价值,我们就能看到光明的前景🚷。行成于思👨🏿‍🍳,业精于勤𓀗,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18年的会我因故没有参加。2019年在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应用学院主持召开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4期)》的会议上,我做了《中原地区的生业状况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关系》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依据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进行包括当时的家畜饲养业在内的生业经济的研究,探讨当时的主要生产力状况🚶🏻,是认识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及其动因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里以中原地区分别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至二里头文化的西坡🕑、瓦店、王城岗👰🏼‍♀️、新砦和二里头等五个典型遗址的生业状况为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归纳出中原地区的生业特征可以分为仰韶文化和龙山至二里头文化两个阶段🖖🏼。中原地区的生业状况整体上呈持续发展的过程🌂,新的生产力要素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已经进入中原地区。持续发展过程和加入新的生产力要素这两个特征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还必须高度重视上层建筑在推动持续发展的生业状况及推广新的生产力要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生业状况基本一致的中原地区出现过多次政治中心的转换,这是上层建筑具有重要作用的表现🕵🏽‍♂️。在生业发展方面缺乏持续性是其他地区的共同特征,而这一共性与其他地区在考古学文化层面表现出的分裂⤵️、中断和倒退等现象是相互关联的👕。

    除做学术报告外,我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会议做了思考,主要又可以归纳为四个关键词,即启示、导向、方法和实践⛹🏿🤾🏼‍♂️。这里介绍如下。

    首先是启示。这次会上,除安排的四场报告外,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对一些认识👩🏼‍🦱,有赞同👩‍🦯‍➡️,也有反对🙅‍♀️,有认可🩻,也有争执🦕,老先生有老先生的期望🧜🏽‍♀️,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不少思想的火花🫵🏼,产生了一些课题的思路。启示我们怎么选题👩🏻‍🚀?怎么开展?抓哪些主要问题🛷𓀈?还有哪些欠缺急需完善🏃‍♀️‍➡️。通过听演讲和讨论,个人增长新的知识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对今后如何推进环境考古研究有了一些共识👨‍🚀👩🏼‍🏭,这是很重要的,行成于思👨‍👧‍👧。

    其二是导向。大家越来越明确一个关键问题🪼,即正确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我们做的是环境考古研究🌗,涉及到考古,就要有考古的问题意识,要明确考古学的问题是什么?只有以考古学的问题为导向,作为主攻方向🤜🏿,我们的研究才能聚焦环境考古要解决的重点是什么🤜?在这样的考古学的问题意识指导下,才能从环境考古的角度,为探讨当时的人地关系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真正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三是方法。环境考古是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自己的方法论🩱✯。实践证明,环境考古不能等同于第四纪研究,主要的研究是探讨古代的人地关系👸🏿,古人在自己面对的自然环境面前,必然会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生存和发展,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涉及当时的地貌、水文、被人利用的动植物资源等等🌙。因此▫️,我们在研究中要注意全方位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当时与环境和人的行为相关的各种信息,在综合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客观地探讨当时的人地关系🛌🏽。

    其四是实践。还是那句话,动手动脚找东西。环境考古是实践性极强的一个研究领域,野外工作首当其冲。在考古工地上♐️,需要钻孔、取样、观察🧼,在实验室里,需要测试、鉴定、分析👊🏿,只有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符合研究需要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够进行科学地探讨。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针对性,我认为,关注当时聚落周围的水和古河道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人员在探讨农业孕育期和早期起源阶段时🔽,发现其跟古河道的关系密切。二里头遗址当时的环境变迁是伊河和洛河合并、瓦店遗址当年是水乡、陶寺遗址当时是宋村沟和南沟的形成🎴、良渚遗址是水坝🐛,周原遗址当年有河道纵横等等⚰️,都与水有关,其他遗址是否也是如此,要用研究结果来证明。我们总说环境考古出成果不容易🦹🏿,除了研究过程复杂之外🤰,首先就是选择具体的研究对象不易。那么🍽,以针对当时遗址周围的水的状况开展研究为目标,聚焦遗址周围与当时的水有关的遗存👨🏿‍🚀,是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是否值得考虑🤾🏼📓。业精于勤,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开辟环境考古研究的新天地。


     
    杏鑫专业提供:杏鑫✫、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鑫欢迎您。 杏鑫官网xml地图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